双螺旋翻抛机凭借深层翻抛、高效供氧的优势,成为有机肥槽式发酵的核心设备。但在处理含长纤维物料(如秸秆、藤蔓)时,常出现螺旋轴缠绕问题,导致设备卡顿、能耗上升,甚至损坏部件。本文结合设备结构特性,详解双螺旋翻抛机对物料粒径的要求,及避免长纤维缠绕的解决方案。
双螺旋翻抛机的核心工作部件是两根平行的螺旋轴,轴上焊接连续螺旋叶片,通过螺旋旋转带动物料上下翻动、横向推进。其结构特点决定了对物料形态的敏感性:
螺旋叶片间隙固定:常规双螺旋叶片与轴间距为 5-8cm,若物料中存在长度>10cm 的长纤维(如未粉碎的玉米秆、稻草),纤维易卡在叶片与轴的缝隙中,随螺旋旋转缠绕在轴上;
推进式工作原理:物料需沿螺旋叶片斜面滑动推进,长纤维易相互勾连,形成 “纤维团” 缠绕在轴端或叶片根部,导致局部物料堆积,翻抛深度下降,甚至引发电机过载。
为避免长纤维缠绕,双螺旋翻抛机对进料物料的粒径、纤维长度有明确要求,需满足以下 3 点:
粒径控制在 3-8cm:无论是秸秆、禽畜粪便混合料,还是藤蔓、菌渣等,需通过预处理将物料粒径控制在 3-8cm。其中,长纤维类物料(如秸秆)需切断至长度≤8cm,避免纤维跨叶片缠绕;
纤维分散不团聚:物料中长纤维含量需≤15%,且需通过粉碎设备(如刀片式粉碎机)将纤维打散,避免出现直径>10cm 的纤维团。若纤维团聚,会直接卡在螺旋叶片间,形成缠绕隐患;
含水率辅助适配:物料含水率需控制在 55%-65%。若含水率过高(>70%),纤维易粘黏在螺旋轴上,加剧缠绕;含水率过低(<50%),纤维变脆易断裂,但需避免粉尘过多影响操作环境。
若忽视物料粒径要求,长纤维缠绕螺旋轴会引发多重问题:
设备损耗加剧:缠绕的纤维会增加螺旋轴旋转阻力,导致电机电流升高,长期运行易烧毁电机;同时,纤维与叶片摩擦会加速叶片磨损,缩短部件使用寿命,维护成本增加 30% 以上;
发酵效率下降:缠绕导致翻抛不彻底,物料深层供氧不足,局部出现厌氧发酵,腐熟周期延长 5-7 天;且缠绕部位堆积的物料无法正常翻动,易产生异味,污染发酵环境;
生产中断风险:严重缠绕会导致设备卡顿停机,需人工拆解清理,每次清理耗时 1-2 小时,影响生产连续性,尤其对规模化有机肥厂(日处理量>50 吨)影响显著。
针对性粉碎预处理:针对长纤维物料,优先使用刀片式粉碎机(而非锤片式),通过锋利刀片将秸秆、藤蔓切断至 5-8cm,同时打散纤维团;若物料含杂质(如石子、塑料),需加装振动筛,避免杂质卡在螺旋轴间;
调整物料配比:若长纤维物料占比高(如纯秸秆发酵),可掺入 20%-30% 禽畜粪便或滤泥,利用粘性物料包裹纤维,减少纤维勾连;同时控制混合后物料的蓬松度,避免纤维过度分散导致缠绕;
设备加装防缠绕装置:可在双螺旋轴两端加装 “梳齿式刮板”,随螺旋旋转自动清理缠绕的纤维;或选择带 “可拆卸叶片” 的机型,若出现缠绕,可快速拆卸叶片清理,减少停机时间。
双螺旋翻抛机对物料粒径的要求,本质是为适配其螺旋结构的工作特性。避免长纤维缠绕的核心,在于通过预处理将物料粒径控制在 3-8cm、纤维长度≤8cm,并结合设备改造与物料配比调整,既能保障设备稳定运行,又能提升发酵效率,为有机肥生产保驾护航。
手机:18603847333
电话:
邮箱:807586248@qq.com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新310国道任庄村
郑州华之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34113号-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