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郑州华之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!
联系电话全国销售热线:18603847333
郑州华之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

当前位置首页 >  行业知识

贴心完善,保障您购买无忧~

轮式翻堆机操作:从安装到使用
发布时间发布时间:2025-08-28 10:30:37 发布时间浏览 17次


轮式翻堆机凭借移动灵活、适配多种发酵场地(如露天堆垛、多槽交替发酵)的优势,成为中小型有机肥厂(日处理量 10-50 吨)与家庭农场的常用设备。其通过轮式行走机构与翻堆刀辊的协同作业,可快速完成有机物料(畜禽粪便、秸秆混合料、菌渣等)的翻抛、供氧与控温,显著缩短发酵周期。但轮式翻堆机的操作需严格遵循 “安装规范 - 开机检查 - 科学实操 - 停机维护” 的流程,否则易出现翻堆不均、设备故障甚至安全事故。本文从全流程视角,详解轮式翻堆机的操作要点,助力用户实现安全高效生产。

一、安装前准备:3 项基础工作保障后续稳定

轮式翻堆机安装前需做好场地规划、设备检查与安全防护,为后续操作奠定基础。

1. 场地规划:适配轮式行走与翻堆需求

轮式翻堆机依赖地面行走作业,场地需满足以下条件:

  • 地面平整度:发酵场地需硬化处理(如混凝土路面,厚度≥10cm),地面坡度≤3°,避免因地面起伏导致设备行走不稳、翻堆深度不均;若为露天场地,需划分明确的 “翻堆区”(宽度≥翻堆机工作宽度 + 1m,长度根据堆垛规模确定)与 “行走通道”(宽度≥2m,便于设备转弯、调向);

  • 堆垛规格预留:根据轮式翻堆机的翻堆宽度(常见 1.5-3m)与深度(0.8-1.5m),规划堆垛尺寸 —— 堆垛宽度需比翻堆机工作宽度窄 0.3-0.5m(避免边缘物料漏翻),堆垛高度需比翻堆深度低 0.2-0.3m(防止物料溢出、堵塞刀辊);例如翻堆机工作宽度 2m、深度 1.2m,堆垛宽度宜为 1.5-1.7m,高度宜为 0.9-1m;

  • 安全距离:堆垛区与配电箱、建筑物的距离需≥5m,避免翻堆时物料飞溅损坏设备或引发安全隐患;同时在场地边缘设置警示标识(如 “设备作业区,禁止非操作人员入内”),划定安全范围。

2. 设备检查:开箱后确认部件完整与性能正常

收到轮式翻堆机后,需按以下步骤检查设备:

  • 部件完整性核查:对照设备说明书,检查主机(刀辊、行走轮、驾驶室 / 操作杆)、附件(备用刀片、扳手、润滑油)是否齐全,重点查看刀辊叶片是否有变形、裂纹(运输过程中易受损),行走轮轮胎气压是否正常(胎压需符合说明书要求,通常 3-4bar);

  • 核心部件性能测试

    • 启动行走电机,测试前进、后退、转弯功能是否正常,行走速度是否可通过变频调速(常见行走速度 0.5-2m/min),刹车系统是否灵敏(紧急刹车时设备需在 1m 内停下);

    • 启动刀辊电机,观察刀辊旋转是否平稳,有无异响(如金属摩擦声),刀辊与机架的间隙是否均匀(正常间隙 5-8mm,避免旋转时剐蹭);

  • 电气系统检查:检查配电箱内断路器、接触器接线是否牢固,电机绝缘电阻是否≥0.5MΩ(用万用表测量),操作面板按钮(启动、停止、急停)是否灵敏,确保电气系统无漏电风险。

3. 安全防护:提前做好操作前的防护措施

  • 设备防护:在刀辊旋转部位安装防护罩(若出厂未配备,需自行加装,防护罩间隙≤5mm,防止手指或异物伸入),在驾驶室(若有)内配备灭火器(干粉灭火器,容量≥2kg)与急救箱;

  • 操作人员防护:操作人员需佩戴安全帽、防滑工作鞋、防护手套,长发需盘入安全帽内,禁止穿宽松衣物(避免卷入旋转部件);若翻堆机无驾驶室,需配备防尘口罩(防止物料粉尘吸入)。


  • lunpan.png

    二、安装步骤:4 步完成设备组装与调试

    轮式翻堆机多为半组装状态出厂,需现场完成刀辊、行走机构与电气系统的组装调试,具体步骤如下:

    1. 刀辊安装:确保旋转平衡与切割效率

    • 刀辊叶片安装:将备用刀片(通常为高锰钢材质,硬度 HRC50-55)按说明书要求固定在刀辊轴上,刀片间距需均匀(常见间距 15-20cm),避免因间距不均导致翻堆受力失衡;安装时用扭矩扳手按规定扭矩(通常 30-50N・m)拧紧螺栓,防止刀片松动脱落;

    • 刀辊平衡调试:刀辊安装完成后,手动转动刀辊,若转动阻力均匀、无卡滞,说明平衡正常;若出现局部卡顿,需检查刀片是否变形或安装错位,调整至转动顺畅。

    2. 行走机构组装:保障行走稳定与转向灵活

    • 行走轮与车架连接:将行走轮通过轴承座固定在车架两侧,确保车轮轴线与车架平行,避免安装偏差导致设备行走跑偏;安装后测试车轮转动是否灵活,轴承处需涂抹锂基润滑脂(填充量为轴承容积的 1/3-1/2);

    • 转向系统调试:若为液压转向轮式翻堆机,需添加液压油(推荐 46# 抗磨液压油)至油箱刻度线,启动液压系统,测试转向操作杆是否灵活,转向角度是否符合要求(通常最大转向角 30°-45°),确保设备可在 2m 宽通道内完成 180° 转弯。

    3. 电气系统连接:确保安全供电与信号正常

    • 电源连接:将设备电缆(需符合说明书要求的线径,通常≥6mm²)接入 380V 三相五线制电源,确保零线、地线连接正确(地线接地电阻≤4Ω),配电箱内安装漏电保护器(额定漏电动作电流≤30mA,动作时间≤0.1s);

    • 控制线调试:连接操作面板与电机的控制线,测试 “行走 - 刀辊” 联动控制是否正常(如刀辊启动后行走电机才能启动,避免空刀行走浪费能耗),急停按钮是否能同时切断行走与刀辊电机电源。

    4. 空载试运行:验证设备整体性能

    • 空载运行流程

      1. 启动总电源,检查操作面板指示灯是否正常;

      1. 单独启动刀辊电机,运行 5 分钟,观察刀辊旋转是否平稳,电机温度是否≤60℃(手感不烫手);

      1. 单独启动行走电机,测试前进、后退、转弯功能,运行 10 分钟,检查行走轮磨损与刹车性能;

      1. 联动运行:同时启动刀辊与行走电机,按 “低速→中速→高速” 顺序调节行走速度,观察设备整体运行是否稳定,无明显振动(振动幅度≤0.1mm);

    • 调试标准:空载试运行过程中,设备无异响、无漏电,各部件运行参数符合说明书要求,即可进入负载试运行阶段。

    三、使用操作:从开机到停机的全流程规范

    轮式翻堆机的使用需严格遵循 “开机检查 - 负载试运行 - 正式翻堆 - 停机操作” 的流程,重点关注翻堆参数调整与安全操作。

    1. 开机前检查:每次使用前必做的 6 项核查

    • 检查燃油 / 电量(若为柴油轮式翻堆机,燃油量需≥油箱容积的 1/3;电动机型需确保电池电量≥70%);

    • 检查刀辊刀片是否有磨损(磨损量超过 3mm 需更换)、螺栓是否松动;

    • 检查行走轮轮胎气压与刹车系统(刹车踏板行程需符合说明书要求,通常 5-10cm);

    • 检查润滑油位(刀辊轴承、行走电机轴承的润滑油需在油标 1/2-2/3 处);

    • 检查电气系统(电缆无破损,配电箱内无异味、无松动);

    • 清理堆垛区与行走通道的障碍物(如石子、金属块,避免损坏刀辊)。

    2. 负载试运行:首次翻堆的参数适配

    首次处理物料时,需通过负载试运行调整翻堆参数,避免直接满负荷运行导致设备过载:

    • 物料预处理:将发酵物料(如鸡粪 + 秸秆混合料,含水量 50%-55%)按规划堆垛规格堆放,确保堆垛平整、无大块结块(结块直径≤10cm,否则需提前破碎);

    • 参数设置

      • 行走速度:初始设为低速(0.5-0.8m/min),避免行走过快导致刀辊负荷过大;

      • 刀辊转速:按说明书推荐值设置(常见 15-25r/min,处理粗纤维物料时选高转速,处理黏湿物料时选低转速);

    • 试运行观察

      • 翻堆均匀度:观察翻堆后物料是否松散,底层物料是否被翻抛至表层,无明显漏翻区域(漏翻面积≤5%);

      • 电机负载:用钳形电流表测量刀辊电机电流,确保不超过额定值的 110%(如 15kw 电机电流≤32A),若电流超标,需降低行走速度或减少堆垛高度;

      • 设备稳定性:观察设备行走是否直线,有无跑偏(跑偏量≤0.5m/10m),若跑偏需调整行走轮转向。

    3. 正式翻堆:按发酵阶段调整操作方法

    轮式翻堆机的翻堆操作需结合有机肥发酵阶段(升温期、高温期、降温期)调整,确保发酵效率:

    (1)升温期(发酵前 3 天,需高频供氧)

    • 操作要点

      • 翻堆频率:每天翻堆 2 次(早晚各 1 次),确保物料充分接触空气,快速升温至 55℃以上;

      • 行走速度:保持低速(0.5-1.0m/min),刀辊充分切割、翻抛物料,打破物料结块,促进氧气渗透;

      • 堆垛调整:翻堆时若发现堆垛局部温度过低(<45℃),可适当缩小堆垛宽度(增加物料堆积密度),提升保温性。

    (2)高温期(发酵 4-7 天,需控温杀菌)

    • 操作要点

      • 翻堆频率:每天翻堆 1 次,当堆垛温度超过 65℃时,需增加翻堆次数(如每天 2 次),避免高温杀死有益微生物;

      • 行走速度:调至中速(1.0-1.5m/min),平衡翻堆效率与控温需求;

      • 物料补充:若堆垛含水量低于 45%(物料松散、扬尘),可在翻堆时喷洒清水(每 100㎡堆垛喷 50-100L),调节水分至 50%-55%。

    (3)降温期(发酵 8-12 天,需腐熟均匀)

    • 操作要点

      • 翻堆频率:每 2 天翻堆 1 次,此时物料温度逐渐降至 40℃以下,重点确保腐熟均匀;

      • 行走速度:调至高速(1.5-2.0m/min),缩短单次翻堆时间;

      • 成品检查:翻堆时观察物料状态,若呈黑褐色、无原物料形态、无臭味,说明腐熟完成,可停止翻堆。

    4. 停机操作:规范流程延长设备寿命

    • 即时停机:翻堆完成后,先停止刀辊电机,待刀辊完全停止旋转后,再停止行走电机,避免刀辊带负荷停机导致电机过载;

    • 设备清洁

      • 用高压水枪(水压 1.0-1.5MPa)冲洗刀辊叶片、机架上的残留物料,重点清理刀辊间隙内的黏性物料(如腐殖酸结块),避免干燥后硬化,影响下次翻堆;

      • 擦拭操作面板、电机、配电箱,清除粉尘与物料残渣,检查电缆是否有破损;

    • 状态检查与防护

      • 检查刀辊刀片磨损情况,若磨损严重需标记,待下次维护时更换;

      • 若停机时间超过 24 小时,需将设备停放在防雨、通风处,柴油机型需关闭油箱开关,电动机型需断开总电源,在刀辊轴承处涂抹防锈油。

    四、常见操作问题与解决办法

    轮式翻堆机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翻堆不均、设备跑偏、刀辊卡阻等问题,需及时排查解决:

    1. 问题 1:翻堆后物料漏翻区域多(漏翻面积>10%)

    • 成因:堆垛宽度超过设备工作宽度;行走时设备跑偏;刀辊刀片磨损严重,翻抛力度不足;

    • 解决办法

      • 调整堆垛宽度,确保比设备工作宽度窄 0.3-0.5m;

      • 检查行走轮转向系统,若液压转向偏移,需调整液压油缸行程;若机械转向偏移,需调整转向拉杆;

      • 更换磨损超标的刀片,确保刀辊翻抛力度。

    2. 问题 2:设备行走跑偏(跑偏量>1m/10m)

    • 成因:行走轮轮胎气压不均;两侧行走电机转速不一致;行走轮安装偏差;

    • 解决办法

      • 调整轮胎气压,确保两侧行走轮气压一致(符合说明书要求);

      • 检查行走电机变频器参数,调整两侧电机转速至一致;

      • 若安装偏差,需重新调整行走轮轴承座位置,确保车轮轴线与车架平行。

    3. 问题 3:刀辊卡阻,电机过载跳闸

    • 成因:物料中混入石子、金属块等硬质杂质;刀辊叶片被粗纤维(如整根秸秆)缠绕;电机功率不足;

    • 解决办法

      • 停机后清理刀辊内的杂质与缠绕物,在堆垛前增设格栅(孔径 5cm)与磁选机,拦截杂质;

      • 将粗纤维物料提前破碎至 3-5cm,避免缠绕刀辊;

      • 若电机功率不足,需联系厂家升级电机(如将 11kw 电机升级为 15kw),或降低行走速度、减小堆垛深度,降低刀辊负荷。

    五、安全操作注意事项

    轮式翻堆机操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安全规范,避免安全事故:

    1. 禁止非操作人员操作设备,操作人员需经培训合格后上岗,熟悉设备操作流程与应急处理方法;

    1. 翻堆时禁止人员靠近刀辊旋转区域(安全距离≥2m),禁止用手触摸旋转部件,禁止在设备运行时清理物料;

    1. 设备运行中若出现异响、振动过大、电机过热等异常,需立即按下急停按钮,切断电源后排查故障,禁止带故障运行;

    1. 雨天禁止露天操作(避免电气系统漏电),大风天气(风速>5 级)禁止操作(避免物料飞溅或设备不稳);

    1. 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,每季度组织应急演练(如设备卡阻、漏电等突发情况的处理)。

    结语

    轮式翻堆机的操作质量直接影响有机肥发酵效率与设备使用寿命,从安装前的场地规划到使用后的停机维护,每一个环节都需严格遵循规范。通过科学的安装调试、合理的参数设置、规范的操作流程,不仅能确保翻堆均匀、发酵周期缩短(从传统 15-20 天缩短至 10-12 天),还能延长设备寿命(正确操作下设备使用寿命可达 5-8 年),降低维护成本。

    建议有机肥生产企业建立 “轮式翻堆机操作档案”,记录每次使用的时间、物料类型、翻堆参数、设备状态等信息,通过数据积累优化操作方案。同时,定期邀请设备厂家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,及时解决操作中的疑难问题,确保轮式翻堆机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,为有机肥生产提供稳定支撑。



    联系信息

    手机:18603847333

    电话:

    邮箱:807586248@qq.com‬

    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市新310国道任庄村

    咨询
   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详情

    郑州华之强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34113号-16